栏目:金燕知识社群 作者:admin 日期:2018-10-31 评论:2 点击: 2,606 次
各位读者,各位朋友,金丝燕网成立了知识社群,金丝燕网发展了四年,想沉淀些东西,所以推出了这个知识社群。我们觉得:
学习的过程,需要系统化的学习。平时上班路上刷刷手机,看看朋友圈,看看头条,看看知乎,通过这个途径获取的是信息,而不是知识,这些信息是否能转换成知识、形成能力,很难说。根据我的经验,自从我把很多公众号取消之后,我发现整个世界安静,而且我的功力更进了一层。归根结底在于:我把时间用在了读书上面。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,那公众号有什么?有小仓鼠,有焦虑,还有教程。
田忌赛马的道理很明白地告诉我们,顺序很重要。学习的第一要务还是以书为主,其次才是周边材料。书是智慧的结晶,很多情况下是集体协作的成果,从概率的角度来说,虽然有烂书,但是大多数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。再回到概率论上,书的含金量通常要高于公众号。在有限的时间里,在有限的生命里,为什么我们不去走那些概率更高的成功途径呢?读书,就是一种概率更高,更容易成功,更容易成长的途径。
关于读书,我最近的感受是:学习的过程就是把书从薄读厚,然后再从厚读薄的过程,看的最多的是很多的人把某个知识点,挖啊挖,挖出萝卜带出泥,可是实际工作上问题都是突发的,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去解决问题,哪里还有时间去思考那么多条条框框呢,能力的差距往往体现在后半场,是否做到把书从厚读薄。
不落俗套,独善其身,对于学习者来说,具体的做法是少关注些公众号,落地到以书为中心,然后根据书上的知识,立足书上的系统架构,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,在构建的过程要做到从薄到厚再到薄的过程,不要半途而废。
学习的过程,讲究学习的效率,有的人事倍功半,而有的人事半功倍,从而使技术差距往往就越来越大。世界是按照二八定律存在的,80%的知识往往围绕着20%的知识打转,这也暗示了一个隐藏的道理:如果没有选择学习的方向,花费了80%的时间,但却不会让我们迅速的提升自我的技术实力。
网上的知识很多,而且是越来越多,每个人都在焦虑,因为要学的东西太多了。这种焦虑,没有人能够幸免,连我们未来的面试官都在焦虑。但是,当我们静下来心来会发现,其实最核心的知识并没有增加多少,例如:数据结构的知识,高并发的技术,分布式理论等等。
我们容易被误导,公司需要struts,我们得学习Struts,公司需要memcache,我们得学学memcache,公司需要hibernate,我们得学学hibernate,可是技术的浪潮滚滚而过,留下一脸懵逼的我们:我们已经被技术淘汰了!
我们要敢说:不!我们要抓住技术,抓住技术的本质,抓住技术的核心,提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。
读书需要悟性,因为通读不代表悟透,悟透才更有意思:
(1)《shell世界的三国鼎立》
(2)《单例的双重校验小故事》
(3)《通透理解zero copy》
(4)《一文读懂sql的发展史》
很多时候,人在看完一篇网页或者读完一本书,感觉学会了。可是在与人讨论的过程中,发现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没有学会,没有记住,甚至很多时候曲解了知识。
知识不是一个人创造了,是一群人创造的,融入了很多角度的思考。所以,学习的过程中多讨论、多沟通才是学习的正确、唯一的途径。除非天才,所有的普通人都应该遵循这个法则,闭门造车的学习注定学不好的,这是由知识的基因决定的。想想吧,知识是怎么来的,是交流、沟通、合作的结晶,想清楚了,就该按照它的特点来,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好知识。
学习没有捷径,但是学习可以提升效率,做到事半功倍;
技术本来枯燥,但是技术可以多去参悟,做到妙趣横生;
我们要抓住学习的窍门,回归本质,发现知识的乐趣,做到事半功倍,这样的学习才是:极速学习
这个社群,一年的目标就是上面的十个,不是看书,不是翻网页,而是利用极速学习的观念,由我来带领,来带领大家实践极速学习的理念。
参加者名单:
10月31日,小向
10月31日,小强
11月1日,简简单单
11月1日,陌
11月1日,三不沾
11月1日,冯某某
11月6日,lemon
11月6日,编程界的小学生
11月11日,刘岩
11月13日,江流
11月14日,D
11月14日,dt
11月14日,white
11月14日,小小梦
11月15日,海阔天空
11月17日,张琦
11月18日,haofang
11月20日,刘振
11月21日,徐波
11月26日,傻瓜笑
11月28日,山海
12月3日,mark sun
12月4日,krloy
12月18日,陈相林
12月20日,碳水化合物
12月29日,浮生半日
12月29日,刘明明
------====== 本站公告 ======------
金丝燕网,一个严谨的网站!